關注日本發生的一切新鮮事物,帶你更加了解日本文化!我是小編漫果兒,關注粉專解密日本,讓你足不出戶看日本!
陪你邊玩邊學,每天漲點新知識
當我聽到有人去垃圾場吃飯的時候,除了驚訝,耳邊還有蒼蠅亂飛的嗡嗡聲——啥樣的垃圾場能約會吃飯啊?
沒想到,來自日本東京的武藏野垃圾場囂張地說:我這樣的唄!
這座位于東京、外表看上去堪比美術館的垃圾場,經過市民投票選址,建在了市政廳的旁邊。2017年它剛和大眾見面,就拿下了當年的建築類年度設計獎。
放眼整個垃圾場園區,綠化覆蓋度非常高,空氣清新,沒有異味。場館設計的主題是「武藏野的樹林」,就連外觀的牆壁上都掛著藤蔓。
當地市民去參觀之後紛紛讚不絕口,對這座垃圾場的評價很高。從外觀看上去,武藏野垃圾場的設計有著叫板美術館的資本:
而走進垃圾場之後,裡面又很像一個科技館,顏值實力兩手抓。走廊上,有小型機器人為參觀者提供各種電子服務。
大廳裡,陳列了一個迷你版的園區模型,全方位展示了園區佈局。
繼續向裡走,可以看到大廳內有很多落地窗,這讓整個場館在視野上非常開闊,平時這裡放有很多座椅,供遊客們觀看科普視訊,如果遇上活動日,有時也會徵用這裡作為主場地。
「玻璃」是這座處理場內館的核心,從這個走廊可以直觀看到,所有的垃圾處理區域都用玻璃取代了水泥牆:
就連腳底下,地下室的天花板也被做成透明設計,真正做到了把全部工作區間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:
這種無遮攔設計,使遊客看到非常完整的垃圾處理流程畫面:隔著玻璃,人們可以看到深達20米(約5層樓高)的垃圾堆放間,搬運垃圾的機器在裡面不停歇地工作。
這些垃圾會被搬到焚燒爐內進行集中處理,遊客只需要前往控制中心,就可以和工作人員一起,通過監控畫面看到焚燒爐的內部場景,從而瞭解垃圾被焚燒處理的全部過程。
焚燒環節結束後,這些垃圾就會被運離垃圾場,于是在監控室外還配有圖示,告訴遊客接下來這些垃圾會去往哪裡:垃圾回收焚燒後生成的灰,被運送到生態水泥工廠,最終製作成鋪路的板磚。至此,「垃圾的一生」畫上了一個句號。
此外,武藏野垃圾場還兼職了另外一個身份——發電廠,蒸汽發電功能是它的又一個亮點。館方為參觀者製作了詳細的視訊圖解,展示了焚燒爐內產生的蒸汽為周圍街區供電的過程,如果發生重大災害,可以作為儲備電量保證周邊社區正常生活。
從製作地磚和蒸汽發電可以看出,武藏野垃圾場非常注重環保理念,除此之外,它也非常注重環保宣傳,自開館以來,園區內經常舉辦各種科普教育活動,主題內容各式各樣,許多遊客會帶著孩子專門趕來參加。
去年趁著暑假,工作人員為小學生們開辦了關于垃圾分類的活動,遊戲形式是釣魚。垃圾場的官網專門記錄了這場「深受市民們喜愛」的活動,並表示其在寓教于樂方面非常成功。
這個主題活動是宣傳廢紙再利用,草稿紙、舊雜誌、舊報紙都是原材料,大家聚在一起拼接各種大型紙模,這項活動跨越年齡界限,大人小孩都樂在其中。
時不時這裡還會舉辦創意展,把大家隨手丟棄的垃圾變廢為寶,也許你手中的廢品就能變成一隻大恐龍呢?
最近,這座顏值出眾且實力能打的垃圾場又上了電視節目,不少網友看過之後覺得它簡直是保護環境的「時尚先鋒」,紛紛留言希望推廣普及。
其實這已經不是武藏野垃圾場第一次上電視了,之前它曾以另外一個身份火到出圈:
據工作人員說,開設酒吧是源于參觀者的提議,因為不少遊客回饋:「整個場館一點臭味都沒有,我在這裡可以待好久,如果能一邊喝酒一邊看機器工作該多好啊。」
于是垃圾場真的開設了酒吧業務,餐館圍繞著其中一座垃圾處理室搭建,參觀者們可以一邊小酌,一邊觀摩垃圾處理:
酒保為參觀者們提供各式酒水,種類豐富,力圖打造垃圾場裡最專業的酒吧:
不僅如此,酒吧營業期間,還會根據藝人們的空檔期來邀請當地知名樂隊,每場演出名單都不固定,所以公佈樂隊的時候總會引起各自粉絲們的狂歡。「在垃圾場裡的酒吧看自己愛豆的演出」這件事,想想也很有趣。
儘管這個酒吧不定期限時開放,去之前還需要網上預約,但這些繁瑣的流程絲毫沒有阻擋大家的熱情,而且限流的設定讓「捧著酒杯和玻璃後的垃圾合影」成為了一種炫耀資本。
沒想到有一天我會聽到「好羡慕你能去垃圾場吃飯!」這種話——這杯帶著科學與環保氣息的酒,漫果兒先幹為敬。
漫果兒邀你一起看日本啦~在家就能知曉日本的奇聞趣事,大小新聞!
歡迎關注粉專解密日本和小編一起玩耍呦~